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克终焉。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韩、魏也,而在乎山东之诸侯也。夫山东之诸侯,其力虽足以拒秦,然犹不足以当秦之强。故秦之所恃者,非山东之诸侯也,而在乎山东之土地、人民也。
翻译
曾经阅读过关于六国的历史记载,心中常常疑惑为什么这些诸侯国拥有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人口,却仍然无法成功抵御秦国的进攻。我常常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认为他们一定有能够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仔细分析下来,我总是责怪当时的谋士们考虑问题过于短视,只看到了眼前的小利,而没有看清整个天下的大势。
实际上,秦国所要争夺的是整个天下,并不仅仅局限于齐、楚、燕、赵、韩、魏这六个国家。而六国中的山东诸国,虽然它们的力量足以抵抗秦国,但依然难以抗衡秦国的强大。因此,秦国所依赖的并不是山东诸国本身,而是它们的土地和人民。
以上便是《六国论》的部分内容及其翻译。苏辙的文章通过剖析历史事件,揭示了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后人要善于从全局出发看待问题,避免因小失大。这种深刻的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