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为保障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基本生活,国家制定了《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明确了哪些亲属可以享受相应的抚恤待遇。该规定旨在确保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庭成员在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以下是对《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规定
1. 适用对象
本规定适用于因工死亡的职工,其符合一定条件的亲属可申请供养抚恤金。
2. 供养亲属的定义
供养亲属是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依法承担抚养义务的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3. 认定标准
亲属需满足无劳动能力或未满一定年龄,且无其他稳定收入来源,方可被认定为供养亲属。
4. 抚恤标准
抚恤金额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和供养人数确定,一般按月发放。
5. 终止条件
若供养亲属具备劳动能力、有固定收入或已死亡,将停止发放抚恤金。
二、供养亲属范围表
亲属类型 | 是否属于供养范围 | 说明 |
配偶 | 是 |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或无劳动能力者 |
子女 | 是 | 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但仍在校读书或无劳动能力 |
父母 | 是 | 年满60周岁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收入来源 |
兄弟姐妹 | 否 | 无抚养关系或已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 |
祖父母 | 否 | 通常不纳入供养范围,除非特殊情况下由单位认定 |
外祖父母 | 否 | 一般不纳入供养范围 |
三、注意事项
- 供养亲属的认定需由用人单位或社保机构审核。
- 申请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亲属关系证明、收入证明等。
- 不同地区可能有具体执行细则,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通过上述规定,国家为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减轻了家庭负担,也体现了社会对工伤事故受害者的关怀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