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是指的是谁】“龙城飞将”是一个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提及的词组,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
一、
“龙城飞将”这一典故源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用来赞美西汉名将李广的英勇与忠诚。李广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将领,以善战、勇猛著称,被誉为“飞将军”。尽管他一生未能封侯,但其事迹和精神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忠勇与英雄的象征。
“龙城”原指匈奴的龙城,是匈奴的祭祀之地;“飞将”则是对李广的尊称,形容他作战迅速、身手敏捷。因此,“龙城飞将”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代称,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诗人王昌龄《出塞》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 |
含义 | 指西汉名将李广,象征英勇、忠诚与卓越的军事才能 |
龙城 | 匈奴的祭祀地,象征边疆战争的前线 |
飞将 | 对李广的尊称,因其作战迅速、身手敏捷 |
李广简介 | 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曾多次抗击匈奴,因功勋卓著却未封侯而被称为“飞将军” |
文化意义 | 成为后世文人赞颂忠勇与英雄精神的象征 |
三、结语
“龙城飞将”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称颂,更是中华文化中对英雄气概和忠勇精神的推崇。通过了解这一典故,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也能感受到历史人物所承载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