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的解释】“飞流直下”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诗句,常用来形容水流从高处急速倾泻而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动态感。该词最早来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从高处飞速坠落的壮观景象。
在现代汉语中,“飞流直下”不仅用于描述自然景观,也常被引申为某种事物迅速下降、发展或变化的状态,比如经济形势、情绪波动等。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飞流直下 |
拼音 | fēi liú zhí xià |
出处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原意 | 形容瀑布从高处急速下落 |
引申义 | 比喻事物迅速下降或变化 |
使用场景 | 自然描写、比喻表达、文学创作 |
二、词语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描述自然景观 |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
比喻情绪或状态 | 他得知消息后,情绪飞流直下,一落千丈。 |
表达变化迅速 | 市场行情飞流直下,投资者损失惨重。 |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飞流直下”的关系 |
一泻千里 | 形容水流奔腾不息,速度极快 | 近义词,强调流畅性 |
直上直下 | 形容快速上升或下降 | 与“飞流直下”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方向 |
惊涛骇浪 | 形容波涛汹涌的海面 | 偏向于环境描写,不如“飞流直下”具象 |
四、总结
“飞流直下”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语,既可用于自然描写,也可用于抽象表达。它不仅展现了语言的美感,还体现了汉语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表达,掌握其含义与用法,都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