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墙件设置规范有哪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连墙件是确保脚手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构件。连墙件通过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防止脚手架发生倾覆、滑移等危险情况。因此,连墙件的设置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以下是对连墙件设置规范的总结,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整理而成:
一、基本设置原则
1. 连接方式:应采用刚性连接,避免使用柔性连接。
2. 间距要求:水平方向间距不应大于两跨,垂直方向间距不应大于三步。
3. 位置选择:宜设在框架梁或柱附近,确保受力合理。
4. 数量控制:每层至少设置两个连墙件,确保整体稳定性。
5. 材料要求:应使用钢管或型钢,强度和刚度需满足设计要求。
二、常见规范依据
| 规范名称 | 发布单位 | 主要内容 |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 住建部 | 明确了连墙件的构造、间距、连接方式等要求 |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 住建部 | 对高处作业中的连墙件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
|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 住建部 | 涉及临时结构中连墙件的设计与安装 |
三、连墙件设置要点汇总表
| 项目 | 要求说明 |
| 连接方式 | 必须为刚性连接,严禁使用柔性材料 |
| 水平间距 | 不应大于两跨(通常为2m~3m) |
| 垂直间距 | 不应大于三步(通常为3m~4m) |
| 设置位置 | 宜靠近框架节点或柱边,确保受力均匀 |
| 材料规格 | 钢管直径不小于Φ48×3.5mm,焊接牢固 |
| 数量要求 | 每层不少于2个,高层建筑应适当加密 |
| 检查频率 | 每日检查一次,发现松动及时加固 |
| 防护措施 | 应有防滑、防腐、防锈处理 |
四、注意事项
- 在搭设脚手架前,应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条件确定连墙件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 连墙件安装后,需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在恶劣天气或大风季节,应加强连墙件的检查与维护;
- 禁止擅自拆除或改动已设置的连墙件,如需调整,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通过以上规范和要求,可以有效保障脚手架的安全使用,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