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落地式脚手架是常见的临时结构,用于支撑施工人员和材料。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搭设。以下是对“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的总结与归纳。
一、基本要求
1. 施工前准备
- 检查地基是否坚实、平整,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 确保材料(如钢管、扣件、脚手板等)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 编制详细的搭设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2. 搭设顺序
- 从基础开始,逐层向上搭设,保持结构稳定。
- 横杆、立杆、剪刀撑等构件需按设计要求布置。
3. 结构稳定性
- 脚手架应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 设置剪刀撑增强整体刚度,防止倾覆。
4. 安全防护
- 高度超过2米的脚手架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并设置警示标志。
5. 使用与维护
- 定期检查脚手架各部件是否松动、损坏。
- 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动脚手架结构。
二、关键参数表
| 项目 | 要求说明 |
| 立杆间距 | 一般为1.0m~1.5m,具体根据设计确定 |
| 横杆步距 | 通常为1.2m~1.8m,不得大于1.8m |
| 连墙件设置 | 每层至少设置一处,间距不超过两跨 |
| 剪刀撑设置 | 每隔6~9m设一道,斜杆角度宜为45°~60° |
| 脚手板铺设 | 应满铺,边缘与墙面间隙不大于15cm |
| 扣件拧紧力矩 | 不小于40N·m,不大于65N·m |
| 防护设施 | 高度≥1.2m,挡脚板高度≥18cm |
| 检查频率 | 每日检查一次,重大天气后及时复查 |
三、注意事项
- 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搭设或拆卸操作;
- 搭设过程中应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 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检查。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不仅需要遵循规范,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只有做到科学、规范、安全,才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