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取消公摊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调整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取消或减少公摊面积的政策。公摊面积指的是建筑物内公共区域(如楼梯、电梯、走廊等)所占的面积,这部分面积通常会被分摊到每个业主的购房面积中,导致实际使用面积小于合同面积。为了保障购房者权益,部分城市已逐步推行取消公摊面积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已明确或正在试点取消公摊面积的城市及相关信息总结:
一、取消或试点取消公摊面积的城市汇总
| 城市 | 是否取消公摊 | 实施时间 | 备注 |
| 青岛 | 是 | 2021年 | 全面取消公摊面积,实行“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双轨制 |
| 深圳 | 是 | 2023年 | 推行“套内面积”计价,鼓励开发商按套内面积销售 |
| 杭州 | 是 | 2024年 | 正在试点阶段,部分楼盘已开始按套内面积销售 |
| 成都 | 是 | 2023年 | 部分区域试点取消公摊,政策仍在推进中 |
| 苏州 | 否 | - | 目前仍按建筑面积计价,但有相关政策讨论 |
| 上海 | 否 | - | 未全面取消,但部分项目采用“明码标价”制度 |
| 北京 | 否 | - | 仍以建筑面积为准,但购房者可要求查看公摊比例 |
二、取消公摊的意义
1. 提高透明度:购房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购买的是实际使用面积还是包含公摊的面积。
2. 保障权益:避免因公摊面积过大而造成购房成本增加。
3. 促进市场公平:推动开发商以更真实的价格进行销售,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未来趋势
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统一取消公摊面积,但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尝试通过政策引导来优化购房体验。未来,随着房地产行业进一步规范,更多城市可能会跟进类似政策,推动“按套内面积计价”成为主流。
总结:青岛、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已明确或正在试点取消公摊面积,购房者在选择房源时应关注当地政策变化,合理评估购房成本和实际使用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