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内径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工件内孔直径的精密量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质量检测等领域。正确掌握其读数方法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本文将对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内径千分尺的基本结构
内径千分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 部件名称 | 功能说明 |
| 测砧 | 固定测量面,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一侧 |
| 测微螺杆 | 可移动测量面,用于接触被测物体的另一侧 |
| 微分筒 | 用于精确调节测微螺杆的位置 |
| 固定刻度 | 显示整数部分的读数 |
| 游标刻度 | 显示小数部分的读数(0.01mm) |
二、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步骤
1. 检查零点:在使用前,先将测砧与测微螺杆闭合,确认零点是否对齐。
2. 调整测量范围:根据被测内孔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杆。
3. 插入测量杆:将测量杆轻轻插入被测内孔中,确保测量杆与孔壁充分接触。
4. 旋转微分筒:缓慢旋转微分筒,直到测微螺杆与孔壁紧密贴合。
5. 读取数值:记录固定刻度和微分筒上的读数。
三、读数方法详解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通常分为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单位为毫米(mm)。
1. 整数部分(固定刻度)
- 固定刻度上每一大格代表1mm。
- 每一小格代表0.5mm。
2. 小数部分(微分筒)
- 微分筒上共有50个小格,每格代表0.01mm。
- 读数时,看微分筒上与固定刻度对齐的刻线,即为小数部分。
四、读数示例
| 固定刻度 | 微分筒刻线 | 总读数(mm) |
| 10 | 25 | 10.25 |
| 8 | 40 | 8.40 |
| 12 | 15 | 12.15 |
| 9 | 32 | 9.32 |
五、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 说明 |
| 保持清洁 | 使用前应擦拭测量面,避免灰尘影响精度 |
| 轻柔操作 | 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损坏测量杆 |
| 避免倾斜 | 测量时应使测量杆与被测表面垂直 |
| 定期校准 | 定期使用标准环规校验仪器精度 |
六、总结
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需要细心与规范。通过掌握固定刻度与微分筒的配合读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良好的使用习惯和定期维护也是保证测量结果可靠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