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房被中介骗案例】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因素,不少购房者容易被不诚信的中介误导或欺骗。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买二手房被中介骗”案例,帮助大家识别风险,提高警惕。
一、案例总结
| 案例编号 | 案例描述 | 中介行为 | 受害者损失 | 风险提示 |
| 1 | 张先生通过某中介看房,中介声称房屋无抵押,产权清晰,后购房后发现房屋有高额贷款未结清,导致无法过户。 | 虚假承诺,隐瞒贷款信息 | 房屋无法过户,损失定金和部分房款 | 核实产权信息,查看房产证及抵押登记 |
| 2 | 李女士被中介推荐一套“学区房”,但实际该房不在招生范围内,导致孩子无法入学。 | 虚构教育资源信息 | 孩子无法入学,房价贬值 | 查验学校划片政策,核实学区信息 |
| 3 | 王先生通过中介签订合同,中介收取高额佣金后未协助办理过户手续,最终房屋被他人抢购。 | 未履行服务义务,拖延过户 | 房屋被他人购买,损失惨重 | 明确合同责任,选择正规平台 |
| 4 | 刘女士被中介以“低价”吸引,签订合同后才发现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如漏水、结构问题等。 | 虚假宣传,隐瞒房屋缺陷 | 房屋质量差,维修成本高 | 实地看房,聘请专业验房师 |
| 5 | 陈先生被中介诱导使用“阴阳合同”,导致税务问题,被追缴税款并罚款。 | 故意制造虚假合同 | 被税务机关处罚,经济损失 | 避免使用非法手段,合法合规交易 |
二、常见骗局类型
1. 虚假房源:发布不存在的房源信息,骗取看房费用。
2. 隐瞒抵押/查封:故意不告知房屋存在贷款或法院查封。
3. 虚构学区/配套:夸大周边设施或教育资源,误导购房者。
4. 阴阳合同:通过签订不同价格的合同逃避税费。
5. 恶意跳单:购房者与房东直接成交后,中介仍索要佣金。
三、防范建议
1. 选择正规中介公司,查看其营业执照和备案信息。
2. 实地考察房屋,亲自查看房屋状况,避免仅凭照片或视频判断。
3. 核实产权信息,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是否被抵押、查封。
4. 保留沟通记录,包括聊天记录、录音、合同等,作为维权依据。
5. 谨慎对待“低价”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低价往往伴随风险。
结语:
买房是人生大事,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场中,更需要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遇到中介欺骗时,应及时保留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希望以上案例能为大家提供参考,避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