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定金不退合法吗】在购房过程中,定金是买卖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的重要环节。但很多购房者在支付定金后,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交易,便会产生疑问:“买房定金不退合法吗?”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定金的法律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金是合同一方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定金具有担保作用,若支付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若收受方违约,则应双倍返还。
因此,定金是否可以退还,取决于谁违约。
二、定金不退的几种情况
| 情况 | 是否合法 | 法律依据 | 说明 |
| 买方违约(如反悔不买) | 合法 | 《民法典》第586条 | 买方违约,定金不予退还 |
| 卖方违约(如拒绝交房) | 不合法 | 《民法典》第586条 | 卖方违约,需双倍返还定金 |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 合法 | 《民法典》第563条 | 若双方协商一致,可退还定金 |
| 合同未成立或无效 | 合法 | 《民法典》第157条 | 若合同未成立或无效,定金应退还 |
三、常见问题解答
Q1:如果我付了定金,但后来不想买了,能要回吗?
A:不能。如果是因为你个人原因(如资金不足、后悔等)不再购买,通常定金不退,属于违约行为。
Q2:卖方不按约定交房,我能拿回定金吗?
A:可以。如果卖方违约,你可以要求其双倍返还定金,并可能追究其他赔偿责任。
Q3:签订合同时没有明确定金条款,怎么办?
A:建议尽快与对方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定金的性质和归属。若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可能会对维权造成困难。
Q4: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
A:定金有法律效力,具有一般担保功能;而订金通常视为预付款,不具备定金的约束力,一般可以退还。
四、结语
“买房定金不退合法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绝对,关键在于谁违约。如果买方违约,定金通常不退;如果是卖方违约,则需承担双倍返还的责任。在购房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签订正式合同,并保留好所有沟通记录和付款凭证,以保障自身权益。
总结一句话:
买房定金是否退还,取决于是否存在违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