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沉沙是什么意思】“折戟沉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战争失败或事业受挫,象征着失败的惨烈和沉没的悲壮。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原句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折断的戟沉入沙中,铁器尚未锈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这是从前朝留下的兵器。后人借此比喻战败后的惨状,也用来形容事情失败、理想破灭。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折戟沉沙 |
拼音 | zhé jǐ chén shā |
出处 | 唐·杜牧《赤壁》 |
本义 | 战场上的兵器沉入沙中,象征战败 |
引申义 | 比喻事业失败、理想破灭、遭遇挫折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历史、评论等场合 |
二、成语详解
“折戟沉沙”最早出现在杜牧的《赤壁》诗中,原意是描写赤壁之战后战场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沉入沙中的断戟,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后来,“折戟沉沙”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不仅指军事上的失败,也可引申为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落。
在现代使用中,“折戟沉沙”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努力拼搏却最终失败,或者一个团队、国家在竞争中落败的情景。它不仅仅是对失败的描述,更是一种对过往奋斗的回顾与反思。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折戟沉沙”的关系 |
败北 | 战败 | 相似,但更偏向于直接失败 |
兵败如山倒 | 战斗迅速溃败 | 更强调失败的速度与严重性 |
功亏一篑 | 因最后一点失误而失败 | 强调失败的原因 |
一败涂地 | 彻底失败 | 与“折戟沉沙”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结果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写作、历史分析、文学评论等。
- 语气风格:偏正式、略带感伤,适合表达对失败的反思。
- 搭配词语:可以与“昔日辉煌”、“英雄末路”、“梦碎沙场”等词搭配使用,增强感染力。
五、结语
“折戟沉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人生的感悟。它提醒我们,即使失败,也要铭记曾经的努力与追求。正如古人所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折戟沉沙”之后,或许正是新的开始。